2016年4月18日 星期一

做還是不做?檢驗的困境




分享給願意做檢,卻越做越困擾的貓友。
首先從一個案例開始:
一隻年僅三的曼斥肯,經歷一次搬家後,開始出現食慾不佳呼吸急促的狀況,送醫發現有胸水,經送檢PCR,被診斷為冠狀病毒陽性,該院診斷為貓咪罹患貓傳染性腹膜炎(FIP),結案!
後來轉院到屋,依據各項指標,我們不認為是FIP,最後確認了貓咪罹患的是惡性肺腺腫瘤。貓咪很快逝世,因為肺腺瘤目前無藥可醫。

診斷邏輯如下:

1. 的貓罹患FIP稍嫌太老。
2. 許多健康的貓咪身上都有冠狀病毒。所以驗冠狀病毒無意義,驗到有冠狀病毒不等於罹患FIP
3. FIPPCR結果是陽性,但我們檢驗其抗體力價卻很低。
4. 最後我們取得肺組織,靠病理報告確認是腫瘤。整個肺佈滿腫瘤,極度惡性。估計從發病到奪命不到幾週時間。
5. 還是再一次,貓咪肺部腫瘤的罹患率越來越多並趨年輕,這例僅三
再講一例都會怪談:
一位勇於挑戰的醫師,抽出自己的血,送去做PCR驗各項寵物傳染病,得到罹患血液寄生蟲艾利希體與焦蟲的結果。(人是不會得到這些疾病,更別說能驗到這些病原)。


結論:在台灣,檢測寵物傳染病的PCR服務是出名的不準,驗冠狀病毒毫無意義,但還是被放在許多醫院的檢驗項目中。這麼多年來,沒有一間有經過認證的實驗室,執行著可能判定生死的重大檢驗。這是件很悲哀的事。